在“少年时代”:“成长轨迹”是一个共享的社群


走进 Louis Vuitton 北京的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顿时步入了一个主题几乎全部是男孩的摄影作品所构筑的空间里:男孩们从两三岁到十八九岁,他们来自不同种族,身处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着从滑板、游泳、染发、吃饭、玩耍、上课、刷牙,到拍摄时尚广告等不同活动。再仔细看便会发现,有的照片里的男孩身穿的正是 Louis Vuitton 发布的2019年春夏男装系列中的衣服——你没有来错地方,这里正是 Louis Vuitton 的男装艺术总监 Virgil Abloh 创造出来的“少年时代”(boyhood)空间,但这一次 Abloh 是以艺术策展人的身份来讲述一个关于男性“成长”的故事。

Abloh首次策划的群展《Coming of Age》(成长轨迹)于今年6月在洛杉矶的 Little Big Man Gallery 开幕后,紧接着又于7月13日来到 Louis Vuitton 北京的 Espace。展览以 Abloh 出任 Louis Vuitton 男装艺术总监所负责的首个男装广告campaign为联结点,围绕“成长”这一主题,透过十位国际摄影师的多元视角去审视男性从婴儿到少年、少年到青少年,直至成年的过程中所触及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Louis Vuitton 2019年春夏男装广告 campaign 以三个不同的阶段展现,以荷兰时尚摄影师组合 Inez and Vinoodh 拍摄的一组名为《婴儿时期、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 Infancy, Childhood, Adolescence)的作品开篇,将镜头对向男性成长轨迹中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男孩,3岁的男孩身穿“绿野仙踪”为主题的毛衣在玩纸船,7岁的男孩闭着双眼跨越在七色彩虹,而身着罂粟花田印花夹克的16岁的男孩尽显青春期的迷茫和躁动。1939年的这部电影《绿野仙踪》中的人物、罂粟花田、黄砖路,以及彩虹等元素都为Abloh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存在的前提,象征着多元、平等、包容,以及少年的童贞、欲望和梦想。

在第二阶段 Abloh 与阿尔及利亚多媒体艺术家 Mohamed Bourouissa 合作,重新演绎了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的绘画作品《画室》(The Painter’s Studio)。 Bourouissa 擅长以纪录片式的摄影风格捕捉人物之间互动的情绪,他所拍摄的这组作品将原画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正在绘画的画家换成了在给模特试衣的 Abloh,画面呈现他的创作团队、朋友、模特,以及掌镜的 Bourouissa 等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三阶段源自荷兰摄影师 Raimond Wouda 持续创作的系列作品。照片中的学生们穿上了 Louis Vuitton 2019年春夏时装秀上的彩虹色T恤衫,透过对中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的互动去探讨个人在成长期间对自我的认知、归属,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隐喻着多元的主题,以及 Abloh 的职业生涯是从设计T恤开始,给少年们一件空白的T恤,未来的版图将由他们自己去设计。

同时参展的艺术家作品无不激发我们对成长中的少年和他们的世界的好奇和想象。在东京一间拥挤、杂乱、局促的小公寓里,日本艺术家 Motoyuki Daifu 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与家人蜗居的日常暴露在镜头前。纽约艺术家 Wendy Ewald 40年来持续与儿童、老师与家庭进行合作,她鼓励他们用相机对自己、他们的家庭以及社区去做纪录,并在照片底片上用白色马克笔涂写各自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在她作品中有黑人男孩将自己的轮廓用马克笔涂成白色,也有男孩在自己照片上添注“想成为医生”、“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穿的是明星的夹克”等字样。另一组照片将视线引向印度街头。印度裔纽约艺术家 Nick Sethi 在成长过程中来回印度与美国之间,成年后花了10年时间去跟拍印度街头少年。街头少年的生活状态与他眼中奇幻、幽默的印度日常生活,都在镜头下成为对自己与印度之间关系的探索。著名英国摄影师 Nick Waplington 的拍摄让人充满对不同时代的遐想:1986年加州的 Huntington 海滩冲浪手暴动事件、1990年代的夜店毒品文化和锐舞派对、英国政府廉租房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他本人在1979-1984年间的青少年时代对朋克、滑板文化和民众游行的记忆。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 Julian Klincewicz 现年23岁,可以说是刚刚“come of age”,却已经与俄罗斯摄影师和设计师 Gosha Rubchinskiy,以及说唱歌手、设计师Kanye West有过合作,为 CK 拍过青年文化的广告片,还与Vans出过合作款的鞋子。身兼滑板人、电影人、摄影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等身份的 Klincewicz 在展览中呈现的两组摄影作品,既是一个少年的自我表达又是对同龄人的成长纪录。

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都围绕着个人在不同社会、阶层、经济、环境,以及家庭等背景下成长的不同阶段去进行观察、纪录、质疑和探讨。但关注的主角永远都是一个尚未长大成人的少年,这也是 Abloh 长期关注的主题和沟通的对象。这些少年虽然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但他们都在往 Tumblr 上传照片,在 Instagram 上与世界进行连接和自我表达。也许他们并不都玩滑板,但他们共享一种集体认知。就像 Julian Klincewicz 提到的,滑板既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运动又同时拥有围绕滑板形成的社区,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焦虑、孤独、欲望和梦想都各自不同却又共通,因此他们形成一种共通的语言表达、思考方式、穿衣风格,以及行为和文化。Abloh 的创意项目从来都不只是关于服装而已,他所打造的是一种身份认同和共享的社群。《成长轨迹》是对一个社群以艺术形式所做的折射,同时也是对成长过程中的少年的共同文化的一次综述。

Abloh在 Instagram 上发帖指出,这个展览的目的除了将它与 Louis Vuitton 这一季的广告campaign 的联结做一次呈现之外,也是为了给所有围绕“少年时代”这一主题所创作的作品以及在这个项目上的合作者创造一个有形的空间。在他看来,“合作”和“社群”的意义在于让来自不同背景与领域的人去形成真正的搭档关系。一同去创造个人无法达成的更宏大的事物,这与当下的青年文化和“社群”概念形成强烈的共鸣。

Published in The Art Newspaper China